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实行中班教学、专题报告与小班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班教学突出主要知识点传授和基本原理解读,专题报告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国内外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小班辅导针对理论热点和难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讨论。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动以精品课程、教学微视频、辅导报告等为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研发和建设,鼓励教师运用易班平台和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师生线上与线下互动。探索课堂内外融会贯通的教学实践新模式,课内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课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形式的社会考察和调查研究。
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学考核。优化课程考试考核结构,逐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作为绩点课程计划,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题库,注重过程评价,突出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理论应用等考核。建立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考核相挂钩的思政课评价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分按学习成绩与操行表现评定,课程学习成绩计入学习学分,操行表现纳入毕业前的总体课程评价,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积极构建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项调研,研究建立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完善评教制度。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能力。严把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加强政治方向、理论基础、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考查。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将评教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指标。开展观摩教学公开课、集体备课、课程研讨等教研活动,加强教学培训。遴选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先进人物、优秀辅导员和杰出校友等兼任思政课教师,组建多元结构的“形势与政策”师资队伍,创新教研室体制架构和组织形式。成立校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专项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团队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保障机制。成立学校思政课改革领导小组,校党委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思政课教学专题研究。建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开展调研、听取汇报、讲授思政课、到堂听课、参加集体备课等制度。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相关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专项督查,从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特色项目等方面开展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下一篇::四川省高县“五个到位”加强校园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