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24日

  以“大应用观”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统一、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统一、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相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精准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改革重组原有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和实训比例。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设计,校企联合开发基于真实生产过程与工艺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训项目,彰显“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培养特色,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职业需求有机结合。

  以“大工程观”引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坚持学科发展回归现实工程本源,统筹抓好专业学科协调发展、专业产业匹配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双师双能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引领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对接地方六大优势产业,建设六大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强化实训平台,着力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师即工程师”的理念,实现教育教学全面对接工程需求,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

  以“大生活观”引领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施大学生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学生读讲一本文学着作、掌握一种乐器演技、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参与一次社会实践、加入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树立爱社会、爱生活、爱创造的高尚情操。开设人文、实践、创业等180余门选修课程,编着《大学人文读本》《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方法》等10余部教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由培养拓展能力欠缺的“技术人”向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的根本转变。

  以“大文化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专业文化+校园文化”两级协同文化发展机制,发挥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凝练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实现文化落在专业上。丰富专业文化载体,打造9个特色化专业文化展示平台、专业文化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参观7500余人次。打造知名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品牌,弘扬主旋律,点亮青年学子心灵。

上一篇:青岛胶州“三个全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下一篇:上海市嘉定区家校社携手防范校园欺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