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策保障,均衡编制配置。制定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等,在名校长名师引进、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素养提升、绩效考核、职称倾斜、任教津补贴、教师公租房等方面强化政策保障。坚持“编制许可、岗位需求”原则,实行教师编制总量内动态管理,持续补充乡村教师,并实行新任教师服务期制度。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乡村学校薄弱学科及艺体课程教师紧缺问题。实施薄弱学校师资提升工程,大力推行城乡间教师支教、走教、挂职及学区内等多种形式交流,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须具有2 年以上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支教)经历。
强化培养培训,健全激励机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立名师专家库,组建22个名师工作室、12个学科指导委员会和5个教科研共同体,强化课题引领和送培送教。实施“11369”培训工程,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3年共组织近1000名年轻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培训学习。在保证乡村教师队伍平衡稳定的基础上,遴选优秀教师在全县校际间进行合理交流。建立教师福利待遇叠加机制,实施教师公租房拎包入住工程,2013年起累计投入2亿多元建设教师公租房1416套。为乡村教师提供年度健康体检、交通生活差异化补贴、午餐补贴、城镇教师到乡村支教补贴等支持政策。
强化导向引领,完善绩效考评。健全教师档案,实施系统化管理,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成长,作为教师的培养评聘、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主要依据。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无校籍管理,实行县管校聘、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设立献身农村教育终身成就奖,各类评先评优向乡村教师倾斜。投入3800万元设立教育质量岗位提升绩效奖,对学校、教师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按等次发放绩效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相挂钩。推行“绿色评价”和小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追求减负增效,培养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