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收入今不如昔?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15日

李明生

常常有人慨叹,香港人的薪金水平,近十几廿年都没增长,惟银纸却愈来愈不值钱,从而得出收入今不如昔、甚至不增反减的结论。

薪资停滞乃普世现象

事实上,「薪资停滞」(wage stagnation),即扣除通胀计算,实质所得没有增长,乃是普世现象,并非香港独有。简单在网上搜寻,就会得出数以十万计的结果。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的「全球工资报告」(Global Wage Report)就提出,近年发达地区「薪资停滞」,年均增幅不足0.5%,不少地方更加出现下跌,唯独新兴市场表现可人,增幅几乎是前者的10倍(见图一)。

举例言之,根据美国经济智库(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资料显示,当地的实际住户收入,最新便几乎等于20年前。如图二所示,要追溯昔日高位,已须去到1999年了;而现时水平,亦未重返金融海啸以前。虽然,美国实质住户收入的整体趋势,仍是呈现反覆向上之态,但以世界第一大国的表现来说,特别是冷战后经济实力独霸全球,相关增长状况无疑未如人意。例如最辉煌的上世纪90年代,10年来的累积增长亦仅一成左右。

再以日本为例,当地经济真正经历「迷失十年」,甚至「迷失廿年」。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指出,由2000年至2014年之间,当地实质薪金拾级而下,累积跌幅多逾10%,期间更只有4年录得上升,其余10年都在下跌,累积减幅超过一成之谱(详见图三)。

港人购买力胜从前

香港情况又如何呢?图四反映,香港近十年的实质工资变化不大,同样出现了「薪资停滞」之窘。不过,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港人收入水平毫无疑问远胜从前,不管如何比较,亦肯定胜过同期的美国和日本。也莫说,香港的失业率远远低于其余许多经济体了。

而且,必须补充的是,香港的实质工资计算,不是扣除整体通胀数字,而是扣除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众所周知,后者的幅度一般较前者为大;故此,图四反映的实质工资增长,是打了更大的折扣。

更加必须补充的是,衡量不同地方的工资变化,也应引入汇率变化考虑。最近港元随美元大幅升值,港人出游时便无不亲身体验到,港元的购买力惊现强大增长。

例如,想当年,每百日圆兑港元就高达十算;今天,跌至六算水平,相差多达三四成之谱。事实上,正当日圆和日人实质工资持续下跌,港元和港人实质工资则持续上升,箇中一升一跌的此消彼长,已造成两地购买力之间的极大差距。

分享到更大经济成果

进一步言,经济增长非零和游戏,可以一起把饼造大;可是,箇中的成果分配,却是零和游戏,端视谁人争取更大份额。

以全球的视角来看,香港近年所争取到的经济成果,肯定比其他发达地方丰厚得多,堪称是「不退则进」,纵然要与其他新兴市场比较,仍然有所不及,但绝对称得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正是图一所示的新经济格局。毕竟,香港虽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但却同时受惠于中国内地等邻近新兴市场,故此,香港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才能够继续平稳前进。

至于为何出现全球化的「薪资停滞」?这确是一个非常深层次的问题。这既由于资本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又经济增长率高于薪金增长率,即生产力提升更多由资本和技术而非劳工带动,再加上金融海啸后的货币宽松环境,令资产升值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实体经济及劳动市场的刺激却嫌落后,等等,都是「薪资停滞」的背后主因。

说到底,港人的购买力,毫无疑问是相对增加了,此所以,我们的物质生活亦较前丰富得多,这绝对是铁一般的事实。当然,近年香港物价趋升,尤其是住屋成本方面,好大程度都蚕食了工资所得,「薪资停滞」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不过,只要能将眼界放开,实在不难得出香港环境并不太差的结论。

上一篇:泛民选委莫投白票
下一篇:不应歧视哺乳妇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