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月初,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岂料上市次日(7月2日)便遭内地网信办以进行安全审查为由下架。网信办更发布通告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近日,滴滴面临更大风暴。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等七大部门进驻滴滴总部调查。
事件一出,引起多方关注,滴滴下架引发全球市场对内地进一步收紧监管大型科技企业的忧虑,导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及在港上市的内地科技股普遍下跌。
有市场人士忧虑,随着中美紧张关係升温,未来内地可能会全面收紧中资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监管。而滴滴被勒令整改的原因,涉及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及使用个人信息行为,更让各种不同来源的猜测充斥在舆论场并不断发酵。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猜测只属「阴谋论」之一,并无实质证据支撑。
首先,虽然去年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国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遵守美国的审计标準,当中可能涉及无数中资企业所掌握的敏感资料。但本次滴滴赴美上市主要是为尽快回报之前22轮融资的股东,一众「阴谋论」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此外,笔者认为从美国和欧盟近年都纷纷加强对科技巨企的监管力度,可以看出强化科企监管乃全球大势所趋,市场不应对滴滴下架事件过度解读。内地加强监管科企,也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能设下「安全网」,保护市场和经济免受美国「放水」引发的资本巨浪冲击,有助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事实上,近十多年来全球科技企业飞速发展,许多新兴科技产业及互联网公司上市后,市值轻易超过千亿美元。加上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及生活数据,并建立了「大数据库」进行分析,若放任这些公司无序发展和自由扩张,除会造成垄断,影响到行业多样性和竞争力,亦极有可能危及到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
因此,美、欧近年已经多次以反垄断、违反竞争行为等理由,对Google、facebook等科网巨企进行调查和监管,且力度愈来愈强。由此可见,无论是下架滴滴,还是早前叫停蚂蚁IPO,都仅是内地监管部门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革新和完善内地的监管制度,令制度更加趋向国际化的举措而已。
滴滴事件发生后,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徵求意见稿)》,要求拥有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在赴国外上市时,必须向相关机构申报有关网络安全的审查,进一步完善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条例。(图源:路透社)
下一篇::【智库争鸣】爱国者应促港脱离本土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