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遗址出土的盂、支脚、罐、三足钵等一批器物,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原始陶器。
制作陶器是一种专门技术,很可能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担任的。她们选用细腻的黏土作为原料,并根据器物的用途对原料进行适当加工。
陶器的烧制火候据测定:细泥红陶为930℃,夹砂陶为880℃,部分陶器陶色不匀,有红、黑、黄色的斑点。
陶坯的表面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磨光,另一种是在陶坯未干的时候,压印绳纹和条纹。
磁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陶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很少。陶器以素面为主,陶器中40%以上器表饰有纹饰,其中以绳纹的数量居多,编织纹和蓖纹次之,附加堆纹和剔刺纹的数量较少,仅有个别陶器饰指甲纹、蓝纹和方格纹,而附加堆纹为泥条组成的波折弧线、斜线、平行线纹带,最具特色。部分器物还安有乳钉、鸡冠耳、扁耳、半环耳等饰物。剔剌纹在器表上剔剌成小凹点,并组成不同的图案。
看来,磁山先民当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装饰艺术。磁山文化陶器虽然以夹砂陶为主,但从掺砂情况看,普遍比较均匀,砂的颗粒不多,器物表面一般比较平整,且出现了制作比较精细的细泥红陶,还有少量彩陶。
陶制品除生活、生产使用的陶器外,还出土了漏斗形器(陶蓍器)、弹丸(陶丸球)、纺轮等。
陶盂和鸟头形支脚是磁山人的炊具,也是磁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支脚的造型大概从大自然的鸟形得到启发。陶盂放在三个平顶的支架上,鸟头的前伸部分正好托住了盂底的外缘。两者的配合浑然一体,磁山人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运用于生活的创造中,从而达到了审美与实用的统一。陶器的广泛使用,使磁山人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盂和支脚是磁山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器物,约占陶器总数的70%以上,且全部由羼入粗细不一砂粒的泥土制成,表面颜色一般不太纯正,可分红、红褐、黄褐、灰褐色等几种。盂的形状多种多样,口部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有直口的、也有侈口或敛口的,有的沿下还附有乳突;腹部有深有浅,外壁有素面的,也有饰绳纹、篦点纹、附加连弧或叠山等纹饰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整体造型全部为大平底直筒形,总的发展趋势为由高向低、由深向浅演化。
支脚形制较奇特,是一只仰首挺胸的鸟头或鸡头,有的并以附加乳突、泥条或拍印绳纹、刺剔几何形图案等手法,以显示鸟的眼睛、羽毛等形体特征,只是为了实用将顶部削平而已,且年代越早,顶面越宽,反之则越窄。
盂是一种多功能器具,既可作盛储器,又可作饮食器,但绝大部分陶盂还是和支脚作为炊具配套使用的,即下以三个平顶支脚将一个平底陶盂托起,用来烧火做饭,其功能约相当于现在的锅和灶。纵观炊具的“家史”,既有复合体的釜和支脚,又有单体的罐及鼎、鬲等,真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与磁山文化的陶盂和支脚有着内在的联系。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以鼎为主要炊具的古代诸文化,其前多数还经过了一个使用支脚的时期。如,黄河下游鲁中南、苏北地区及胶东半岛的北辛、青莲岗文化和邱家庄类型遗存,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下游杭州湾地区的河姆渡文化等,在陶鼎产生之前,都曾经历过用陶釜和支脚为主要炊具的时代,然而,就其出现时间来看均晚于磁山文化,由此说来,磁山文化的陶盂和支脚真可以称得上现代活动型炊具锅、灶的“始祖”了。(作者:张清春,张青环,张海江)
下一篇::磁山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