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医】「药王」孙思邈滴血判生死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3月06日


本文讲的是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的故事,他是京兆华原人士(今陕西铜川市),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医疗经验,不断走访及纪录整理医案病例药物应用完成了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一面亲自採集草药,研究药物。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染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用毕生精力写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不但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在中医学上首次主张设立妇科儿科专科,声明这是「崇本之义」。


话说,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遇见一列出殡队伍迎面走来,他在路边避让观看,见棺材底滴出的鲜血,经他仔细辨看及行医经验直觉,他断定棺材中的人还没有死,叫人尽快打开棺材,见棺中躺着一名青年妇女,面黄如纸,小腹隆起,裆下渗出鲜血。妇人丈夫哭诉,昨天要生产,却不幸难产而死。孙思邈试了试妇人的鼻息和脉象,及时取出二根银针,扎了下去,孕妇很快便苏醒过来,周围人十分惊奇,正所谓「起死回生」之术。

【漫话中医】「药王」孙思邈滴血判生死



孙思邈又送病人丈夫一个药方、一幅图,嘱咐他赶快抬病人回家,喝下这帖药,再按图接生,保母子平安。病人回家后,照做,果然顺利生下一个小孩。《历代名医图赞》称「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诉后人孙思邈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但更重要的是显示了孙氏高超的,出神入化的望、问、闻、切四诊中的「望诊」能力,单凭棺材底滴出的鲜血状态,判断生死。高明的医生凭着自己在临床对疾病的多年修炼体会凝神静虑、体悟精微,以意为解的直觉辨识,「医者,意也!」就会心领神会地抓住患者哪怕是一些细小的「特徵」表现,都会犹如「条件反射式」的迸发出「全凭直觉灵感」的判断反应,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但是那些没有「得道」,修行不足的粗疏医生,即使患者某些病症的「蛛丝马迹」放在他面前,他也分辨不出来。在今社会,对医生来说,有的被人称为「庸医」,有的被病人称讚为「良医」,大概就是这点区别吧!(文:吴文豹)
【漫话中医】「药王」孙思邈滴血判生死

笔者简界:吴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学教学55年。曾在沪时从业西医骨科临床经验达17年。在中医骨伤、推拿、针灸及中西医结合领域颇有造诣。对临床、教学有独特见解与理论学说。




上一篇:【收藏「琪」观】守正逐新 崭露峥嵘
下一篇:【漫话中医】胡适看中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