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医】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9月01日

中医学与西医学二者各有其独立的一套医学体系,可以用「风马牛不相干」这句话来形容。

文:吴文豹

现代西方医学源头,可追溯到十六至十七世纪。文化复兴时期比利时人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的人体解剖学,十七世纪英国人William Harvey (1578-1657)的人体血液循环生理学,都是西医标誌性的成就。如果再向上追溯,二世纪罗马时期的盖伦Galen of Pergamum(131-201)以及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f Cos(约公元前460-前377)。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公认的「西方医学之父」。西医在近二百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医学体系,它的发展,一直借助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飞跃发展的自然科学有关。伽里略不是医学家,但他在1610年设计出第一台可供西医学开闢全新研究视野的显微镜。使医学基础从人体解剖深入到细胞微观生理与病理上的层次。西方医学在十八世纪的病理学研究就是在这小小的镜片下起飞。简单来说,西医学是从微观入手,在实验室裏借助当代的新技术、新仪器,以微观的细胞研究疾病,所以有人把西医学称为「实验室医学」。它们沿着「实物中心论」的思路,以识病求本为目的,以疾病为研究对象,用还原论方法去追索病因。因是微观论,故西医治病往往从局部出发,通过科技「侦察」(各种测试、检查),如各种化验、超声波、X线、CT、磁力共振等手段,找寻「敌人」(病灶),然后发动局部战争,攻击病灶。「动刀」(手术切除)、「动枪」(各种药物注射),甚至发动全面轰炸(几种甚至十几种化学合成药物口服)来消灭「敌人」,达到取胜目的。而中医治病是宏观论,从人的整体出发去考虑治病方案、重现辨证论治,罗列病者出现的症状加以分析判断。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裏、寒热、虚实)订出理、法、方、药。偏重人体功能性的调节与治理。所以说西医治病是「辨病」为主,而中医则「辨证」为要。

【漫话中医】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西医因与中医文化不同,因此在学科的认知方法、临床手段、表达方式及研究中的动机和目的也不同。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为西医学注入新技术,使它随着科技发展而发展。伦琴1895年发现了X线,不久就被应用到人体疾病检查、诊断上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代的CT计算机体层成像、超声波检查、还有磁力共振成像(MRI),在手术上出现了伽傌刀、内窥镜的发明、利用机械手作微创手术。人工关节置植、血管支架、人工椎间盘、人造骨架,心脏起搏器、电子生物假肢等等都说明西医学发展依赖着新科技、新技术。由于在微观及局部的思维指导下,西医学把人体看成一种「机器」,身体器官为「零件」,在需要时可以「折除」(手术切除)、「置换」(换人工关节、血管、肝脏、心脏、肾脏等)来取得治疗效果。

与科技界跨行业跨科目的结合越来越多,医学上研究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深、越来越「微观」。从而演变出许多新的学科,增阔了医学临床、教学的内容。

【漫话中医】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吴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学教学55年。曾在沪时从业西医骨科临床经验达17年。在中医骨伤、推拿、针灸及中西医结合领域颇有造诣。对临床、教学有独特见解与理论学说。

上一篇:天骨开张 清奇古怪
下一篇:【在家抗疫】提升免疫力瑜伽——眼镜蛇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