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坐言起行 推动教育改革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2月15日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通识教育改革,其指出:高中通识教育科的争议在社会从未停止,未来改革方向必须纠正过去通识教育科被异化的问题,让这个科目重新成为学生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联繫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当代领域的课题,学习有关国家发展、《宪法》、《基本法》及法治等元素的平台。施政报告宣布第二日,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就公布了通识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方案。此次特区政府教育当局迎难而上,坐言起行,坚定改革,值得讚赏,这不仅是为了提升和保障香港教育素质,更是为了保护、培养香港下一代。

香港通识教育是高中核心科目之一,设立之初是为了透过探究各类议题以扩宽学生的知识基础,加强学生对社会触觉。可是近年来,各种偏激社会事件,愈来愈多年轻学生捲入政治漩涡,甚至违法加入暴力活动,都显示通识教育已越来越脱离其初衷。通识教育不但未令学生更全面了解社会、香港与国家的关係,反而令一些学生对社会的偏激仇视情绪助长,去年修例风波中近四成被捕人士都是学生,如此高的比例对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罕见,香港的教育问题必须重新检视和改革。

而改革首先从通识教育手。近年来通识教育争议不断,有市民指责通识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有的教材过度英雄化参与社会运动的学生,甚至美化其违法行为;有的教材只一味呈现香港社会种种问题和内地负面消息;长此以往,学生对社会及国家的观感只会越来越差。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指引和规管,不仅教材无指引,授课教师和授课形式亦无规管,考核亦出现诸多问题。因此,要确保通识教育能维持其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的初衷,教育局理应介入指引,重塑通识教育质量。

顺应社会呼吁和特首之要求,昨日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宣布了初步改革方案,包括通识科维持必修必考,但考评只分合格及不合格;重整及删减课程内容,取消独立专题研究;同时设立适用书目表,即有经审批的教科书。这些改革措施有助提升通识教育的质量,特别是设定适用书目表可谓从根源解决香港通识弊病。通识科涉及社会多个方面及社会时事,如果所选教材未有经专业人士客观审定,那幺教材内容和授课内容很容易受教师个人主观立场和素质所影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中小学教材都设有审核制度,有些採用如今次改革方案中的设立适用书目表,有些则採用审定制,即教材须经官方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送审既是为了保证教科书的质量,亦是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客观全面的教育,毕竟中学生始终未成年,他们并没有成熟的心智可以辨别是非,如果教材和授课内容偏激且片面,他们很容易被误导。

通识教育饱受诟病许久,此次教育局痛下决心进行改革,是良好的开端。当然之后涉及如何落实改革方案,制定教材适用书目,规範教师授课形式等,还待局方进一步与校方、老师及专业人士等商讨确定,希望各方能配合支持。(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上一篇:【商报时评】抗疫加辣 市民须忍耐配合
下一篇:【商报时评】抗疫须更严 全力促清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