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保就业关键在经济社会复常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0月11日


保就业计划旨在纾缓疫下裁员压力,可是,国泰昨确认不再申请新一轮资助,便令人担心裁员厄运是否终须降临。

疫情重挫经济,航空业乃重灾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今年全球航空业将大蚀逾80亿美元(即约650亿港元);其中,国泰上半年业绩便亏损近100亿元,相比对上两年分别赚十多廿亿元,无疑损失极其严重。尚幸,受惠保就业计划,国泰并未大幅裁员,在港员工人数仅较去年减600人或2%;换言之,即使公司亏尽大本,在政府支持下不少打工仔仍成功保住饭碗。相对来说,美国航空业自去年10月已大减近2万人或30%,人手规模跟国泰相若的新加坡航空近日也裁减2400人。

事实上,正所谓长贫难顾,政府派钱既非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保就业计划更不可能全额以至永远取代僱主出粮。尤其国泰此前所获的7亿元资助,跟去年即疫前集团员工总开支的200亿元相比只属杯水车薪。毫无疑问,一日公司经营及收入不能复常,难免都要面对沉重的裁员压力,这是一个人所共知但又无可奈何的事实。

随疫情持续,切肤之痛在多个行业全面浮现;政府支援到底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则必须尽早摆脱疫情阴霾,推动经济社会早日全面复常。第一步,肯定是争取将本地每日确诊数字「清零」,而普及社区检测正是切断社区隐性传播链的必由之路;考虑到普检可为全面复市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对比其背后的庞大经济效益,继续纠缠其成本开支实在不智,何况这还涉及市民生活复常的社会效益。于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旅游气泡」及落实「健康码」,更可为本港经济引入外需,并治本解决包括国泰在内的旅游相关行业手停口停问题。

经济就业恢复生气,除企业外市民亦能直接得益。事实上,保就业与保民生一样,单靠政府派钱治标不治本;与其再度派钱1万元之类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促进市场复常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才是市民得享稳定收入的根本出路。

接下来,政府诚有必要积极研究推出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包括加强针对疫下最受影响的软肋环节提供支援;惟说到底,保就业、保民生的终极答案乃是走出疫情继而重启经济,道理相信没有争议,何况这是更好保障市民性命安全的必然之举。受惠近日疫情回顺、隐性患者陆续透过普检查找出来,系列限制社交距离措施卒之有条件陆续放宽,昨日食肆便可恢复每最多坐4人;然而,这跟经济社会全面复常还有相当差距,充其量只能为市场舒舒气,其余酒吧、卡拉OK、派对房间等还是重开无期,由航企到酒店等业界亦须挣扎求存

始终,倘不治本做好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香港经济社会都无法治好。为人为己为香港,尚未参与普检的市民,诚宜把握最后机会趁周末进行检测;不要受政治攻讦氛围左右,不要因坊间对普检安全性的抹黑而迟疑,亦不要再抱侥倖心态假设自己不带病毒,积极参与普检,将仍留社区的隐性患者找得一个得一个,本地感染的风险及疫情对港威胁必可进一步降到最低!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上一篇:【商报时评】关爱援助应涵盖更多市民
下一篇:【商报时评】传媒须有专业门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