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报网讯】人民币贬值,资金南下寻出路,香港保险一度成为避风港。惟随银联卡、万事达卡、Visa卡相继「落闸」,大额资金被迫留在内地。市场人士表示,透过「保险」手段转移大额资产一直属于「灰色地带」,今次受到当局监管,未来恐再难成事;不过,人民币海外寻出路趋势难以改变,企业或高净值人群可透过合法投资实现「走出去」。今日时报记者王理琪
香港保险因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的优势,一直受到内地资金青睐,本港大型保险公司门前排长队缴保费的场景,亦是见怪不怪。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今年首3季本地保险公司向内地访客发出的保单新造保费为4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倍,并佔同期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比重37%。受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压力影响,内地居民境外购买保险需求大增,高净值人群保费往往在千万以上。
然而,当局察觉资金「出海」过于汹涌,故在保费渠道上接连落闸,先是银联宣布,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之后,万事达卡、Visa卡亦表态,最新情况是内地居民目前用VISA及Master卡投保,每份保单最多只能缴5000美元,而且只限一次,意味无法投保大额保单。
小额保单未受太大影响
然而,据笔者得悉,临近年底,内地赴港投保人愈发增多,一来为赶圣诞节赴港旅游;二来是怕未来政策上再收紧,投保愈发艰难。有人戏谑称,「越管热情反而越高」。
有业内人士指,目前缴费渠道的收紧,主要针对大额资产转移,对于小额保单,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赴港投保客户的需求,他们只需要在香港开设一个银行帐户,通过电汇的方式汇至该帐户,就依然可以投保香港保险。而开设香港帐户亦有便利方式,招行(3968)、工行(1398)等均有「一卡通」,即于内地办理银行卡后,汇款至香港免收手续费。如果是更小额的投保,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现金支付。
「目前缴费渠道的收紧,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尚有其他渠道可以使用,只不过麻烦一些。更何况,内地人来港投保追求的,是一份安全感,香港保险产品确实能提供这份安全感。」一位不具名的保险从业人员对记者说。
倡合法手段实现「走出去」
虽说小额保单仍有机会,但大额保单受到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换言之,透过「保险」手段转移大额资产今次受到当局监管,未来恐再难成事。
信银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表示,透过购买海外保险转移大额资产,一直属于资本管制的「灰色地带」,在法规裏面是不允许的,因为人民币并未完全开放,尚未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今次加强资本外流管制,说明当局有意将这个「灰色地带」的缺口封上。
他并表示,通过封锁渠道的做法有利有弊。利是可防止热钱流出,缓解资本外流压力;弊是可能会把「真投资」亦挡在门外,不利于企业「走出去」。他同时告诉记者,当局是鼓励并支持合法海外投资的,如建工厂、买地产等等,企业及高净值人群不妨从事合法投资,达到「走出去」的目的。
投保是为了安全感
自2014年开始,内地资金对本港保险兴趣更为明显;到了今年,随着当局接连发布监管政策,对保险政策愈收愈紧,内地居民络绎不绝,纷纷来港投保,彷彿赶赴一场「最后狂欢」;保费收益亦是屡创新高,前段日子,本港保险公司更签出过亿保费的保单。在此情势之下,倒是造就了一批青年百万富翁,笔者身边早早从事保险代理职业的朋友,如今年薪百万,不在话下。
由此看来,监管的收紧反而刺激了民众的神经,加之美元强势,从众与恐慌的心态造就了赴港投保热潮。但如果回归到事情的原本模样,保险从业人员的一句话让笔者颇为认同,「内地人来港投保追求的是一份安全感,香港保险产品确实能提供这份安全感。」
内地资金来港投保,凡触及「灰色地带」的,凡属于「非法资金」出逃的,凡为「掩人耳目」的,都并非真正为买保险追求保障追求安全感,这些过亿保单的存在本身便值得深究,当局出政策,除堵上资金外流漏洞,亦能够净化本港保险业空气。王理琪
下一篇::民众金融的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