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学者昨齐聚华中农大研讨在盐碱地上种水稻

来源:政府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11日

在潮起潮落中仍能正常生长的海水稻,引起国内外科学家浓厚兴趣。昨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海水稻研究与应用研讨会上,武汉光谷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一批研究者将通过该平台聚集创新要素,避免重复研究和无序竞争。

张启发院士受聘为研究院院长,谢华安院士、朱英国院士担任顾问。张启发团队将利用海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分离、克隆、鉴定耐盐碱等功能基因。

海水稻是在海滩边发现、可在海水里正常生长的水稻,试验试种结果表明,它具有良好的抗盐碱、抗病虫害、耐瘠、耐淹等特点,是一种独特的种质资源。近几年,我省专家与海水稻发现者之一、湛江人陈日胜联手研发(本报2014年10月28日曾报道),并申请了“海稻86”新品种。

过去提高粮食产量,一般是依靠扩大面积或增加单产来提高总产。现在,海水稻研究打开了新思路:能否利用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来开发沿海滩涂、盐碱地?

研讨会上,来自湖北、山东、黑龙江、福建、河北、天津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者们,分别介绍了有关海水稻耐盐碱机理、盐碱地改良效果、杂交育种、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们认为,对海水稻耐盐碱、抗病虫、抗落粒、抗贫瘠等功能基因进行挖掘与应用,有着重大意义,有助于缓解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的危机。科技界应通力合作,加快进行海水稻研究。

张启发院士多年前提出“绿色超级稻”培育的战略设想,朱英国院士一直致力“红莲型”杂交稻的研究与推广,两位院士均指出,耐盐碱是海水稻的重要性状,如果能实现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将是了不得的贡献,希望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种上以中国人发现的海水稻资源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拥有“海稻86”品种资源的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愿与国内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协作攻关,在尊重各自知识产权与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分工合作,推动海水稻研究有序展开。 (记者 韩晓玲、通讯员 朱安安)

责任编辑:姜晨
上一篇:湖北:2020年快递支撑网购3000亿元
下一篇:湖南编印《民政200问》发送基层

分享到